通识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通识教学部>通识快讯> 信息正文

如切如磋,砥砺前行

——历史哲学教研室第11周教师试讲活动侧记

时间:2022-11-23 09:37:47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1116日,历史哲学教研室与J1-306组织教师试讲交流活动,李金铭、李海东两位老师参加试讲。

李金铭老师通过展示法国先贤祠的图片导入启蒙运动,并且介绍启蒙运动的概念与性质,对比了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文艺复兴反对的是神权,而启蒙运动反对的是神权与封建专制王权。通过几则材料分析,指出启蒙运动出现的背景因素。在介绍完启蒙运动的背景后,通过问题的引导“启蒙运动为什么起源于英国,为什么在法国成为中心”,引出17-18世纪英法两国的社会背景以及启蒙运动的几位代表人物——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人的学说和思想主张,并且分析这些学说在启蒙运动中的贡献发展。最后,对启蒙运动的影响进行总结。

与会老师接着就中世纪的积极意义、历史分析法等议题提出疑问,李老师做出详尽的解答。

李海东老师就孔子仁学专题的教学内容设计,分四个方面、十四个子专题做了介绍。

李老师首先介绍了仁的价值。他认为,仁的价值就是善的价值。《中庸》 “仁者人也”,是从道德的角度对人下定义,就是说,人之为人的本质在于成仁。《孟子》“仁,人心也”,是以仁给人心下定义,仁就是人的本心。仁还被《孟子》解释为为人之道,被冯友兰、熊十力解释为“统摄诸德”的“全德”、总德。所以成仁就是成人,就是正心,就是求道,就是立德。孔颜有仁即乐,伯夷、比干求仁得仁,死而无怨,都体现出,在孔子这里,仁具有最高的价值。正因为仁学“以德行为本”,所以李老师倡导,《论语》的学习法应该是,第一人称地用一己之心去体会在《论语》文字背后的孔子之心,在言传基础上,更来意会、力行。

李老师重点对仁的内涵做了初步解读。墨子和孔子都讲爱,爱一定是在我他关系中发生的,爱的诸多困境都来源于在我他或公私之间存在的一个很难跨越的伦理鸿沟。墨子讲“兼相爱,交相利之法”,企图直接打破我他之间的界限,其实是无视、忽略了我他之间遥远的距离,成为一种道德理想主义。孔子则强调孝悌是仁之本,孟子强调从“亲亲”推至“仁民”“爱物”。费孝通将儒家伦理理解为“差序格局”,比喻为水纹,“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这造成一种担忧,好像仁爱完全取决于亲疏关系,在我他关系越远的地方,爱的强度就越薄,爱的次序就越后。假设仁爱是有差等的推爱,那么从亲亲之爱“推”“充”至对熟人、生人的爱,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可设想,当一个人向亲人发出孝悌之爱时,他便成长为一个爱的主体, 进一步他便可能从亲亲之爱中突破出来,实现一种道德主体的精神觉醒,最终矗立起一种普遍之爱。这时爱的逻辑是,自我依据自身爱的力量,去爱需要爱的人,无论亲疏,包括自己,都尽力而爱。孝悌为本的涵义在于,在孝悌中,亲亲之爱升格为普遍之爱,自我成长为爱的主体,这个由爱的主体所发出的普遍之爱,就是仁之为仁的根本。这样,仁爱并不是差等之爱。

仁爱的核心表现是忠恕。忠有“尽己”和“中心”两种解释。“中心”指心像秤一样,放在正中位置,实现内心的中正、公正。老者需要安逸,朋友需要信任,年轻人需要关怀,所以孔子之志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内心在“尽己”的爱之中,就能实现在我他之间的中正。“恕”有“推己”和“如心”两种解释。如心,就是“如同自己之心”,用自己之心去体会他人之心。做到“如心”,才能做到“推己”以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积极意义的恕道,先以自己需求推知他人需求,再从满足自己需求,推至去满足他人需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消极意义的恕道。先以己所不欲推知他人所不欲,再从不施加“己所不欲”于己身,推至不施加“他人所不欲”于他身。“无加诸人”、“薄责于人”、不“拒人”等等,都指不欲勿施。中心之忠,如心之恕,在根本上仍然是从爱己这个自发的爱,上升至爱他人这个自主的普遍之爱。

李老师再次简要介绍了仁的具体化。仁有两类,首先是作为总德、全德的普遍之仁。普遍之仁一旦走到生活实践中,就会与具体的人、事、时、位等相结合,成为具体之仁。仁有三种具体化。第一种是具体化为一类类具体德目,如信、直、敬、毅等等。“义者宜也”,君子“行义以达其(仁)道”,“义以为质,礼以行之”,义也是实践性范畴,义和礼都以仁为内在依据,义为行为总则,礼为行为规范,在此意义上,义和礼可视作是仁的第二种具体化。第三种是当仁与角色结合时,会具体化为君道、臣道、子道、师道等角色伦理。

李老师最后介绍了仁的功夫。就成仁方法说,仁很容易,当一个人在意念上好仁、欲仁时,就能够达到仁,仁又很难,只有当一个人在知的环节上认识到仁的价值,才会好仁欲仁,所以孔子讲仁且智。安乐哲说,中国文化是一多不分,从一多角度看,孔子是当下从生活当中去指点仁,是从具体的中去体会那个,这个就是一以贯之中的,就是普遍之仁。在成仁境界上,孔子不许仁,不许弟子为仁者,也就是不许一个人能达到那个最高的,虽然这样,颜回和子贡赞孔子达到圣境,孔子赞尧舜禹达到圣境。

随后以及在会后,各位老师就仁是否是总德、仁是否不可道、文言文处理、案例教学等议题,做了广泛讨论。


微信公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