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当前位置:首页>创意写作学院>新闻速递> 信息正文

【青年导师成长计划第二期】学习二十大报告精神,解决教科研、创作问题

时间:2022年10月30日 22:17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10月30日下午,创意写作学院四名教师孔唯佳、王慧、吴海峰、吴永强与成长导师丛新强教授进行了第二期线上指导、交流工作。

二十大报告精神的新启示

丛新强教授从自己本周参加二十大分享会的心得体会出发,将二十大报告中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论述作为引子,谈起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和创新性问题。丛教授启发青年教师,现当代文学研究完全可以从传统文化入手,选择一个合适的方向作为科研选题,从而激发更多的学术活力;其次教师们应当思考在教学中如何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认识、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路,更好地促进传统与现代性的结合。

红色经典的现代回声

“三红一创,青山保林”是现当代文学中“十七年”的特殊呈现,亦是丛教授正在进行的一个红色经典项目课题。研读红色经典并非“复古”,而是为了更好发掘红色经典中的当代性文化价值。这些经典中经久不衰的英雄主义、牺牲精神、大无畏精神,在时隔近半个世纪的今天依然有着强劲的、令人动容的力量。丛新强以《创业史》中的核心人物梁生宝的追求和奋斗,剖析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时代性,尤其强调了革命性背后的人性。“故事之所以打动人,在当代依然具有生命力,是因为整个故事具有丰富、真实的细节”丛教授说,“艺术来源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是这些来源于现实的故事给我们以持久的感动。”

请回答2022

丛新强教授向四位年轻教师发问:大家如何从当下对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经典进行回应?

四位教师分别从自己的阅读体会、授课经验和论文写作方面做了交流。吴永强通过赵德发的《缱绻与决绝》、莫言的《生死疲劳》两部作品的阅读体验,谈到自己对“集体户”和“单干户”的认识,并表示通过本次交流收获了以往不同的体会,计划用小说进行接下来的创作。孔唯佳从毕业论文的传统戏曲研究,谈起传统文化断层的问题;通过当下流行的文创作品谈起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方向,并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变异问题表示忧思。王慧则是从泰山皮影戏的传承困境谈到传统文化的生命力问题,结合在苏州的生活经历,提出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与现代生活、与时代的结合的观点。吴海峰从《浪漫主义的根源》读书收获联系《300年来的世界文学》的授课体会,谈到了读书与授课结合以及教学相长的问题。

丛新强教授针对四位教师的发言分别予以点评并对相关问题作出解答,并总结道:阅读,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学习。

两个小时的交流很接近尾声。丛新强总结说:“人的本质是劳动,纯粹的劳动不问结果其实是一种幸福的活动,像我们读书,求学,都是如此。要像一个农民对待土地的感情那样,充满敬意。”

供稿:创意写作学院

采写:吴海峰

摄影:王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Baidu
map